熒光顯微鏡是以紫外線為光源,用以照射被檢物體,使之發出熒光,然后在顯微鏡下觀察物體的形狀及其所在位置,主要用于研究細胞內物質的吸收、運輸、化學物質的分布及定位等。
顯微鏡作為生物實驗中常用的儀器,能否正確使用,直接關系到許多生物實驗的成敗。指出學生使用顯微鏡的一些錯誤,指導學生正確使用顯微鏡,應是中學生物實驗教學的一項很為重要的內容。
顯微鏡像的質量主要取決于像的反差和像的亮度,而一定要防止在顯微鏡像中把激發光和發射的熒光混在一起。熒光顯微鏡檢術中,顯微鏡像的質量主要取決于像的反差和像的亮度,像反差是由樣品中特異染色的結構發射的熒光與本底上觀察到的光之比決定的,本底光包括透過阻擋激發光的D二濾波器的雜散激發光、組織成分的自生熒光和顯
?顯微鏡作為檢測設備的主要設備之一,而評判顯微鏡性能的重要指標是分辨率。分辨率是指能清楚地分辨兩個小點或兩線間的小距離。人眼本身就是一臺顯微鏡,在標準照明條件下,人眼在明視距離(國際公認為25cm) 上的分辨率約等于1/ 10mm。對觀察兩條直線來說,由于直線能刺激一系列神經細胞,眼睛的分辨率還能提高一些。